银行理财收益率不给力 投资者“投靠”P2P(2)
不少银行的理财经理还表示,目前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并不容易,期限较长理财产品的购买群体以年长的客户为主。各种期限的理财产品额度都有剩余,任何时间来购买几乎都可以买到。
事实上,受近期股市波动影响,银行理财产品在设计上也愈发注重安全与稳健,直接或间接参与股市配资的规模急剧缩减,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短期内难有提升空间。另外,就银行而言,自9月15日起央行改革存款准备金考核制度,由现行的时点法改为平均法考核,银行在月末及季末冲时点高息揽存的动力不复存在,投资者也就无法在特殊时点买到高收益理财产品了。
银行VIP“吐槽”
老客户收益率不及新客户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持续走低,投资者自然不买账。
一位国有大行的理财经理告诉记者:“因为近期收益率太低了,我自己的亲戚朋友都不来银行买理财产品了,很多人转投互联网金融。”
在走访过程中,记者遇到不少银行VIP客户称在产品到期后不再购买银行理财产品,虽然客户经理尽力挽留,但也无济于事。
部分银行金卡、白金卡持有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吐槽”了银行理财产品在设计上还是有些不人性化。“不少产品区分出了新客户专属,收益率高于同类产品,却没有推出VIP专属,老客户的收益率有时候还比不上新客户。”而且,近期收益率太低,所以打算产品到期后不再购买,再找找其他合适的投资渠道。
一位股份制银行的客户经理也对记者表示,互联网金融对于银行理财产品的冲击确实越来越大。以前都是年轻人购买的P2P产品,现在受众群体也越来越广,自己的不少中老年客户也开始转向P2P投资了。
今年互联网金融进入快速发展期,各路资本纷纷涌入P2P网贷。互联网金融除了在收益率上比银行理财更具吸引力,在产品类型上也有更多的创新。
部分P2P平台产品到期时选择续约可以在下一期获得1%的额外年化收益率;有的公司推出“猜宝宝”产品,与同时期的体育赛事、文娱活动等联系在一起,设定一定的基准收益率(一般不低于8%),猜对的基础上还能多得到1%-2%的年化收益率,在投资的过程中也能享受游戏的乐趣;也有不少平台主推自己的“国企控股背景”、“银行背景”。
当然,除了收益率,产品的安全性肯定也是投资者第一位考虑的,有“背景”的互联网金融平台确实更受投资者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