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 正文
热搜:
  • 此专题下没有文章
  • 怎样快速赚大钱? 盘点国内七大赚钱定律

    赚钱就是获取利润,挣得钱财,是通过自身的资本或者劳动力产生收入的一个过程。赚钱和挣钱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概念。“挣钱”是你直接靠出售自己的时间与劳动换取的薪酬,而“赚钱”则有一个必须的前提,那就是用自己的时间与劳动创造另一形式的劳动状态,比如创立公司,经营产品或专项才能,创造资产。那么,怎样快速赚大钱?下面就是赚钱定律大盘点。

    怎样快速赚大钱
    怎样快速赚大钱

    国内七大赚钱定律之一:赚大钱一定要有目标。成功的道路是由目标铺成的,没有目标的人是在为有目标的人完成目标的。有大目标的人赚大钱,有小目标的人赚小钱,没有目标的人永远为衣食发愁。有野心不是坏事,有野心才有动力、有办法、有行动,赚钱的野心要越大越好,这不是教你干坏事,干坏事的野心要越小越好。

    所以从现在开始,你要设定赚钱的大目标:终生目标,10年目标,5年目标,3年目标,以及年度目标。然后制定具体计划,开始果敢的行动。万事开头难,有目标就不难,创富是从制定目标开始的。天下没有不赚钱的行业,没有不赚钱的方法,只有不赚钱的人。

    国内七大赚钱定律之二:一定要用脑子赚钱。在财富时代,你一定要用脑子赚钱。你见过谁用四肢赚大钱的?一些运动员赚钱不菲,但迈克尔乔丹说:“我不是用四肢打球,而是用脑子打球。”用四肢不用脑子只能是别人的工具,是别人大脑的奴隶,是赚不了大钱的。用四肢只能赚小钱,用脑子才能赚大钱。人的想像力太伟大了,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人类如果没有想像力就如同猿猴和黑猩猩。

    国内七大赚钱定律之三:高瞻远瞩,政治敏锐。从70年代末开始到80年代初,搞投机倒把的个体户是第一批发财者,而这些人往往是被主流国营经济拒之门外,被逼无奈才出去闯的。到了80年代中后期,发财的人又从体制外回到体制内。依托村或者集体社,利用自身在原有社体制内的声望或者职务(村长,支部书记),集资办起了加工厂的人成为第二批暴富者,这一波机会和体制转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苏南模式(华西村)最为典型。

    国内七大赚钱定律之四:敢于行动,敢于创新。从经济学角度来讲,最紧缺的东西才是最有价值的,故而得到的回报也不可同日而语。BAT这些搬运工起家的巨头,解决的都是从无到有的局面,之后那些跟风的早已在格局上输了,只能吃几口残羹冷炙而已。在中国,要预测社会未来的走向,一个最简单、最基本的思路就是:“中国在走美国的老路”。这也就是所谓的CTC的基础。

    可以说是中国最近20年所有新兴行业的一条发展主线。这条主线之清晰、之连贯,和前面所说的靠政治趋势赚钱的一波流的短暂易逝形成了鲜明对比。解决稀缺是一切生意的根本宗旨。赚钱这回事,其根本意义,是“为他人解决问题”,而所谓利润,无非是为他人(社会)解决某一问题的酬劳。

    国内七大赚钱定律之五:股权回报的思维。熟练运用财务杠杆的前提,就是敢于去动“本不属于自己”的资源的意识,或者说的再直白一些,敢去借别人手里的资源来为我所用。巴菲特扣除杠杆的收益率不过13%左右。被自己有限的资源所限制,说明自己无法掌控资源的流向,依然只是资源的奴隶。

    再谈一下周转率。即使是低利润,只要有高周转率一样可以在短期内获得发展。卖珠宝和卖烤串哪个赚钱呢?很难定论。因为珠宝的单品利润算下来可能比较高,但周转率太低。反之,烤串利润率低但周转率要大大增高。假设同样的资金投入卖珠宝和卖烤串,并且假设珠宝3个月一个资金回笼的周期(从生产到物流到销售),烤串一天一个周期(从生产到销售),那么在假设两者都可以销售出去的情况下,也许卖烤串比卖珠宝更赚。

    国内七大赚钱定律之六:知己比知彼有时候更重要。能赚钱不代表自己就能从钱中获得享受,对金钱的态度其实是一件特别个人化的事情。大部分人也许可以做到正确衡量各种资源的时间价值、却往往对自己的时间成本毫不在意,对自己的收益偏好毫无概念。

    这种能力需要建立在深刻了解自己的身体和心理的基础之上;同样的资金、时间,由于掌握信息的差异,对自己来说,用在哪里最值得,用在哪里对当下、对未来的效用最大,都是需要反复摸索和实践的。穷人往往把“钱”看的太“值钱”,把“钱”以外的资源,例如自己的时间,看得太不值钱。很多人喜欢把赚钱、理财、投资混为一谈,其实这是三件性质完全不同的事情,所需要点亮的技能树也不尽相同。

    国内七大赚钱定律之七:高度警觉的防骗意识。这里的“骗子”是广义的,泛指一切出于零和动机打你主意的、想从你这里榨取资源的人。防骗意识的培养,应该贯穿在人生的始终。投资本身,首先一定是一件反常识的事情,不然有钱人不会在人口比例中占少数。对于投资,其零和性要比赚钱大得多,所以有时候不止要看到趋势,还要评估周围其他人是否也看到了这个趋势,更要考虑到周围人是否知道自己知道对方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