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 正文
热搜:舞蹈动作瘫痪社会保障卡肖建华有多少资产

收入3万能都花掉? 来看看你是不是“隐性贫困”人口

最近,一个新的名词“隐性贫困”成为网络热议的话题。所谓“隐性贫困”并不是真的贫困,而是指消费观念超前、追求生活品质的人,“月入一万多,却穿着3000块的西装,敷着100块一片的面膜,租着6500块带落地窗的大房子……”对此,有人调侃也有人自嘲,还有人批评年轻人的消费观念不当,这样的生活观念,究竟是好是坏?

什么是隐性贫困
什么是隐性贫困

张晓明(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八九十年代出生的年轻人,他们的消费观念,和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完全不同。不可否认,有些消费确实有不理性的成分,但也有一种现象应该注意:更多的年轻人,可能不再去追求名牌,而是追求个性化、定制化的消费。

正方:从生产伦理转向消费伦理

问题是,我们的社会,刚刚从批量化生产和供应产品的方式,开始转向个性化的生产和供给,这种供给显然还不充分,这就导致真正能满足个性化消费的产品,价格必然是比较高的。这可能也是所谓“隐形贫困”出现的原因。

这样的现象是普遍性的,国内外都如此。我们在国外往往也能看到两种不同的消费方式,一种是奥特莱斯那种,就是厂家直销,现在国内也不少,价格相对便宜,东西也还不错,我们这一代人,觉得在这里买点儿就很好。但年轻人并不满足于这种批量生产的产品,他们更愿意买点儿个性化的东西,而对价格并不敏感。

一种新的消费方式确实已经出现了,这种消费观念到底是否理性呢?很难判断,我想这样的年轻人,绝大多数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家庭的支撑,很难想象,一个出身于贫困家庭的孩子,会变成“月光族”,甚至“信贷消费”的群体,人归根结底是理性的。

还有一种消费,可能不具备普遍性,但也确实存在。有些年轻人喜欢看戏剧、听音乐会,即便自身的经济水平、收入状况不是很好,也节衣缩食地去看去听。当前,话剧、音乐会等文化消费的价格差异还是比较大的,贵的几百上千的都有,这种消费究竟应该怎么看待,我想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从社会发展的层面来看,今天的社会,正在经历着价值、伦理转变的过程。过去我们一直在强调节俭是美德,但实际上,节俭是一种生产伦理,以前也有休闲,但休闲是为生产服务的,比如说休闲是为了恢复体力,恢复体力之外的休闲,在道德上可能就站不住脚。

但消费则是另外一种伦理,和传统的生产伦理不同。尤其在社会进入物质丰裕的时代以后,消费往往在拉动需求,推动经济增长,提升服务水平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甚至消费已经参与到生产当中,它会刺激生产,促使生产业不断地适应消费方式的转变,提供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消费不再是单纯的购买,而是更深层次地参与到了社会经济发展中。这样的情况下,消费和生产正在形成新的伦理关系,消费伦理就算不高于生产伦理,但至少两者是持平的。

从发达国家的历史来看,也可以发现,消费信贷一直在经济发展中起作用。以前赚一块钱花一块钱,后来赚一块钱可以花10块,而这一行为得以实施,则是金融参与到了生产和消费中,金融工具使得信贷消费得以实现,尽管金融工具曾经造成过很多问题,但它本身是一种理性的计算。

这是一个大背景,即传统的生产伦理正在向消费伦理转变。所以,对新的消费现象,不必过度紧张和担忧。我们要做的,是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我相信,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中,生产与消费,最终会形成新的平衡。而消费者,也最终会形成基于个人能力的消费习惯。

反方:物质的消费保持体面即可

王瑞昌(首都经贸大学教授):当我们说到贫困这个词的时候,其中其实包含着某种客观的标准,比如说收入多少以下是贫困,它不是主观的,至少不是完全主观的。

而“隐形贫困”并不是真的贫困,它的意思基本上就是说“对我的消费来说,我是贫困的”,收入一万,花了一万,结果一文不名,收入三万,花了三万,还是一文不名,都可以说自己“隐形贫困”,但显然和任何客观的标准都没什么关系。所以,把“隐形贫困”当作一个比喻可以,但我不认同它是一种新的概念。

在我看来,这其实是一个消费观念的问题,以前也有“月光族”“刷卡消费”的群体,今天说的“隐形贫困”其实也差不多。我的消费观念,受传统文化影响较多,孔子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传统的哲人基本上都不赞同过多的物质消费,这对一个人的身体、精神、气质都有影响,孟子说“居移气、养移体”,生活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过多的物质享受,可能影响身体健康、造成精神意志的衰退等。这个道理在今天依旧适用。

除了对个人的影响外,过多的物质消费,也会造成负面的社会影响,如环境、资源的压力。

有学者曾经专门研究过牛肉生产对环境的压力问题,他们的研究显示,“牛肉产业加剧了多种环境问题,包括可利用的水资源、温室气体排放以及氮污染”,为什么是牛肉呢,因为牛肉生产在所有畜牧业中需要的资源、造成的环境压力最大,和猪肉、鸡蛋、禽类等生产需求的平均值相比,牛肉生产需要28倍的土地、11倍的灌溉用水、6倍的活性氮肥,并且温室气体排放量,也是其他几种生产排放平均值的5倍。

所以,当人们为了追求生活品质,大量选择牛肉而不是猪肉或禽类的肉,不仅付出了更多钱,也付出了更加高昂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物质的消费其实是有极限的,比如说衣服,在收入足以支撑的情况下,穿得体面即可,食物也是如此,保证健康即可,如果一定要追求更高的消费,我觉得可能不能完全看作追求生活品质,而是应该看作奢侈。

和物质消费相对应的,是精神文化的消费,它是没有极限的,且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古今中外的哲人们,也都在鼓励人们增加精神文化的消费,而不是物质消费。当然,精神文化消费很好,但我觉得也应该在保证基本的生活质量的前提下消费,一个人宁愿不吃饭也要买书、也要听音乐会,作为个人的追求,很难评判,但显然不具备普遍性。

现代社会中,常常会有一种价值相对的观念,很多有这种观念的人会觉得价值没有优劣,“你喜欢读书、听音乐会,这很好,我喜欢斗鸡、遛狗,也没什么问题,大家只是价值不同,没有谁高谁低”,这种价值相对的观念我不赞同,它可能造成意义的损失、造成价值的空虚。

消费观念也是价值观的一种体现,作为老师,我会建议年轻人在物质消费上,达到一定程度即可停止,保持体面就行,不宜过度追求,而是要多一点精神文化的消费。如果自身的收入无法保持体面的物质生活,应该更加努力,提升自己的生活水准。相对的,行有余力的话,更多投入精神文化的消费更好。

主持人说:过程即乐趣?

社会学家们发明了恩格尔系数,以食物在家庭消费支出中的比重,来衡量社会发展的水平。社会越富裕、收入越高,食物支出的比重就越低。但对一个老饕来说,这个规律显然不适用,因为当他的收入提升,往往也就意味着能花更多的钱买更贵的食物。

社会发展到今天,个人的消费已经不仅仅满足需求的行为了,很多时候,消费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方式,消费的结果,有时候反而不重要。过程即乐趣,但代价是衣柜里永远会不穿的衣服,冰箱里放坏的食物……是得是失?一份针对时尚消费的国际性调查曾显示,绝大部分被调查者,在血拼的狂欢之后,会遭遇内心的空虚和不安,而这种空虚和不安,促使他们追求下一次更大的购物刺激。

有人以消费为乐,但也有人希望生活简单一点儿,消费主义和反消费主义,总是在不断地博弈,身处博弈之中的人们,或许终究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并以此寄托幸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