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 正文
热搜:舞蹈动作瘫痪社会保障卡肖建华有多少资产

美的冰箱被骗3亿 理财骗局为何如此猖獗

昨日,“美的冰箱被骗3亿”的新闻又登上了百度热搜,各位网友们表现的很吃惊的样子,会觉得不可能,怎么会?这得从2017年6月说起,有媒体爆出:美的集团旗下的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下称“合肥美的”)在2016年3月遭遇到了一场为其量身定做的理财骗局,被骗资金高达10亿元人民币。

理财骗局为何如此猖獗
理财骗局为何如此猖獗

简言之,就是合肥美的买了个假理财,被骗了10亿。近日,合肥市中级人员法院开庭审理了一起合肥美的冰箱公司被骗3亿元理财的案件。

遭遇 " 假行长 "!

受审的包括涉嫌诈骗的贵州安泰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安泰公司”)法人代表申某某、公司融资负责人杨某某、会计吕某某以及银行职员和融资中介等多人。因案情复杂,此案未当庭宣判。

美的冰箱被骗3个亿,不会是个例

2016年6月26日,一起涉及10亿元理财资金“假理财”案件震惊业界,本案涉及的产品、合同和公章都是假的。2015年4月,兴业银行杭州分行经过通道方东吴证券牵线,购买了建行咸宁分行10亿元的理财产品。据当时签订的合同显示,这是一笔同业业务,涉案产品是一款名为“乾元”的保本理财产品,该产品期限24个月,金额10亿元,预期利率6.3%。按照合同规定,该产品本应于2017年4月21日连本带息兑付。临近到期,兴业银行向建行咸宁分行发函要求其兑付。意外的是,建行咸宁分行回函称,该产品并不存在!也从未签署过该协议!建行咸宁分行的回函犹如一声惊雷,震懵了兴业银行杭州分行。

据悉,该案有别于单纯的“萝卜章”事件,三方之间存在真实的账务往来。东吴证券曾在建行咸宁分行开具了理财产品账户,并根据兴业银行杭州分行的指令将钱转入了该账户中,至此,算是完成了兴业银行购买建行咸宁分行的理财产品的义务。事实证明,这10亿资金是先进入银行账户,后被私自转移。

这样的“假理财”事件还有很多....为何银行“假理财”屡禁不止?小编认为之所以银行“假理财”事件屡屡发生,都是利益惹的祸。在理财产品精心包装之下,个别银行人士在利益的驱使之下,再加之投资者在高收益的诱惑下抱着侥幸的心理,从而导致“假理财”事件的屡屡发生。

有媒体报道称,参与理财销售的支行管理层能提取产品设计费,还有产品销售提成,举例来说,10亿的理财产品,获得的提成就高达三千万到四千万左右的提成。利益的趋势之下,正好印证了人性贪婪的心理,从而使得有些人铤而走险。另外,银行理财产品的风控和监管问题,也急需监管部门建立更加完善的机制。.

这也给我们提了个醒,现在不少人喜欢用闲钱买理财,但一定要多长个心眼,不要贪图一时的高回报,一定要选择一家靠谱的机构。

如何防范银行“假理财”

一、承诺高收益,值得警惕。如果是“假理财”产品,其收益率要比普通产品高出不少,这既是产品最大的特点,也是最容易吸引、蛊惑投资者的一点。就像兴业银行够购买的10亿元的理财产品,预期利率6.3%,而一般的而同一时期,其他银行的类似产品收益率在4%-5%之间,该产品收益率明显偏高。

所以,投资者切勿轻信高收益,还是要选择收益率相对稳健的银行理财产品,或是配置市场上一些正规金融机构推出的固定收益类产品等。

二、查询产品编码。2014年银监会下发的39号文明确指出,银行发售普通个人客户理财产品时,需要在宣传销售文本中公布所售产品在“全国银行业理财产品登记系统”的登记编码,未登记的银行理财产品一律不得销售。

而银行理财产品的编码一般是以字母“C”开头的14位编码,投资者可登陆“中国理财网”进行查询,以验证真假。

三、看产品发行方及管理人。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方和管理人都是银行,如果投资者在产品合同上看到发行方或管理人是保险公司、私募基金管理公司等,那就要提高警惕了。

四、看合同公章。银行卖的如果是自家的理财产品,那在合同上是有银行公章的。如果加盖的是其它理财公司、私募基金公司的公章,投资者还得谨慎对待。

五、善用“双录”机制。根据银监会的相关规定,当客户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并和客户经理对接时,整个过程银行是要进行录音和录像的。如果没有“双录”,投资者就不能轻信对方的宣传,更不能轻信对方的口头承诺。

无论是美的集团遭遇前后两次理财骗局还是兴业银行10亿元理财事件,可以看出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在购买理财时都面临着风险。屡屡被曝出的理财风险,也是在提醒监管部门建立更加完善的风控机制,同时也提醒投资者,风险无处不在,不要因高利息的诱惑而上当受骗。

不过,银行的理财产品,总体上是安全可靠的,不可避免的是在利益的驱使下个别事件的发生。总之,守住自己的本心,不被贪婪所诱惑是极为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