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 正文
热搜:
  • 此专题下没有文章
  • 上博举办吴湖帆书画鉴藏特展 珍贵展品难得一见

    本年度上博最后一项,也是最为重要的一项展览——“吴湖帆书画鉴藏特展”正在展出。此次展出相关古书画文物97组(113件)。从近年来的拍卖市场上来看,吴湖帆以及其旧藏的书画一直是藏家关注的对象。从此次展览中,广大藏家可以探寻书画投资的秘籍。

    旧藏的书画
    旧藏的书画

    珍贵展品难得一见

    集创作、鉴藏与研究三位一体的吴湖帆,在其同辈中属佼佼者,更有江南“画坛盟主”美誉,他的书斋“梅景书屋”作为当时主要的艺术活动中心,不仅是古书画聚散鉴藏的重要场所,有着极为丰富的私家珍藏,更成为正宗传统文人画学的代表与象征。吴湖帆兼具传统文人与现代学者的双重特质,与稍晚的张珩等鉴定家一样,业已展示出兼融传统画学与现代科学研究方法的趋势。

    展览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王谢堂燕”,通过实物展示,尽可能形象地呈现包括吴氏祖传在内的梅景书屋之鉴藏历程,观众可从中看到以物换画、以画养画、馈赠等购藏方式和渠道,感受其偏重唐宋珍品、元明清主流文人画家精品、女史画、猫梅题材、家族乡谊以及具备稀缺性、学术研究价值或有特殊意义的作品等方面的鉴藏特色,同时领略在当时鉴藏界颇具影响的移配、拆装、割刮、接补等富含专业性质的装饬手法与雅玩风气。第二部分“具眼卓识”,充分展示吴湖帆作为近现代古书画鉴定学科奠基者,在鉴定古书画过程中运用的实践方法。包括对相关实物作品进行比较;总结艺术家个人风格及其生平各阶段的特点;考证画家生卒、名号、斋名、上款人及相关背景人物交游等信息;以及用印、装潢与形制细节观察等综合手法。第三部分“富春一角”,展示了吴氏的鉴藏与创作,吴湖帆一生鉴藏主要围绕董巨、赵孟頫、元四家、明四家、董其昌、四王吴恽等画史主流文人画家的作品,其藏品皆用于创作借鉴与研习,通过这部分展品可观其绘画创作中崇尚正统文人画的画学审美追求。

    此次展出的吴湖帆鉴藏古书画,时代跨度自唐宋及清千余年,可窥吴氏鉴藏规模之一斑。展品来源不仅包括吴湖帆家藏名迹,而且扩延至经其鉴赏的藏友秘籍,因而能更好地反映当时海上藏家的群体面貌。展出的作品包括了吴湖帆本人题跋在内,尽可能充分地展现吴氏的画学追求、鉴定方法以及购藏理念、家藏特色、交易渠道及雅玩方式等多个方面。观众在通过展览获得艺术审美享受之余,还能加深对吴湖帆本人于近现代古书画鉴定学科中奠基地位的理解,更期待本次展览能对现今的书画鉴藏、研究乃至创作起到重要启示与借鉴作用。

    拍场宠儿毋容置疑

    2014年适逢吴湖帆诞辰120周年,在当年上海的春拍市场上,朵云轩拍卖行推出的《朱昌言藏吴湖帆书画专场》成为了市场最大关注的焦点,三件精品《大龙湫》、《花卉四屏》、《荷塘鸳鸯》分别以1150万元、1437.5万元、1035万元成交,其中《大龙湫》,为其后期青绿山水画中的经意之作。此画是1958年为海上名医方幼庵所作,其时的吴湖帆山水在摹古基础上已加入了写生的元素,显得更加生气勃发。虽然只有2平尺,但成交价却超过了千万元。2014年6月30日,吴湖帆的《稼轩词意图》于敬华春拍中以2100万元成交。在今年春拍中,吴湖帆毫无疑问地成为了最为耀眼的亮点。

    在近代海派绘画史上,吴湖帆算得上是开宗立派的大家。在吴湖帆的绘画作品中,南宗北派,无不师法借鉴,良好的家学与历代名迹的广纳厚藏,促成其对传统绘画的深刻领悟,师承前人妙法又不拘于门户、宗派局限,骨法用笔灵秀清隽,缜丽明润,画风浑厚华滋,丝丝入扣,含而不露中融入北方画派的硬朗遒劲。有意思的是,吴湖帆画名卓著,而忌惮游山玩水,张大千曾嘱陈巨来劝之,以为应多游名山大川,以扩眼界,以助丘壑。吴湖帆笑对陈巨来说:“你告大千,吾多视唐宋以来之名画,丘壑正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也,何必徒劳两脚耶。”

    在吴湖帆的许多代表作中,都是其通过将照片的情景通过笔墨进行还原,目前大家所熟知的,基本上都是解放之后创作的,如1958年的《庐山小景》等,而1948年的《阿里山云海》则是其早期的代表作。虽然没有亲自看过这些场景,但是这并没有妨碍他的创新实践。

    精湛技法享誉市场

    中国画以“传移模写”承继传统,历代名家通过宗法前朝佳迹,解构其中技法、布局、气韵的玄秘精到,从而表现胸中丘壑,像赵孟頫、董其昌、四王以及现代的张大千、谢稚柳皆为此类。他们的作品主要表现于对古人作品的临摹、师法上,并进而创造出具有自己特色的作品。吴湖帆的山水画是他画学思想的直接产物,他以创作方式研究绘画史。在吴湖帆的艺术生涯中,对前贤大师的学习是一项重要内容,除了了解、掌握各家、各派笔墨习性、技法、风格外,也可以说是对画史的研究。吴湖帆对传统的涉猎极广,从四王正统派入手,进而上溯明四家,元代诸贤及两宋名家。在现代中国画坛,能对传统做如此全面把握的,实为少见。吴湖帆对画史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服务于创作。

    吴湖帆初从“四王”、董其昌入手,继而上探五代、两宋以及元明诸家。悉心观摩家藏历代名迹,遍游名山大川,从而在艺术上形成缜丽丰腴、清隽明润的独特风格。他的书法,融米芾与宋徽宗赵佶的“瘦金体”于一炉,并结合自己的意趣,自成一格,具有个性特色,从而成为沪上最享盛名的一位书画家、鉴赏家。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画坛有“南吴(湖帆)北张”(大千)之誉。大千平生佩服的“两个半画家”中,第一个就是吴湖帆。

    从市场行情看,民国时期,吴湖帆作品在市场上十分昂贵,动辄以金条来计。当时他与张大千、吴昌硕、溥儒的作品价位是市场上最高的。从以往的拍卖记录来看,《云山杳霭图》曾经多次出现在拍卖市场上,在1993年上海朵云轩首场拍卖会上,就以74800港元成交(当时拍卖会还是用港元来结算)。此次在朵云轩春拍中,吴湖帆精品最高价突破了每平尺500万元,虽然是个案难以复制,但至少说明了目前市场对于其作品的追捧。吴湖帆生前有一枚书画闲章:“待五百年后人论定。”而从今年的情况来看,已经不需要用500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