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 正文
热搜:
  • 此专题下没有文章
  • 男子相亲36年没脱单 相亲经济学了解一下

    近日,一段“北京一男子从29岁相亲到65岁,还没找到对象”的故事在网上流传。故事中介绍,该男子前后经人介绍和很多女孩子相过亲,但因为不肯降条件,始终没能找到心仪的女朋友。

    相亲市场中的经济学
    相亲市场中的经济学

    据了解,该男子一直没能找到心仪的对象,问题还是出在他提的要求上,“一方面他要求高,要漂亮的,还要比他年纪小;另一方面,他的要求还有点天真,希望女方会写诗,这要求太细了。”

    而随着年纪的不断增大,赵先生的要求却没怎么降低,择偶的难度自然是越来越大,最后也没能找到他理想中的女性,“30岁的时候找不着,60岁更不好找了,最后自己也放弃了。”其实,相亲这个行为同样蕴含着较为深刻的经济学与心理学规律。

    相亲能大大降低婚恋成本

    一提到相亲,不少人都会心生抵触。在他们眼里,相亲似乎是失败的代名词,因为不少人是经历了感情失败唯恐自己被“剩下”才无奈地采用这一方式。此外,相亲的形式也不是很招人待见。两个明明很陌生的人,要装出一副相识已久的样子,不停地找话题来增进了解,生怕冷场,着实有点尴尬的。

    如此,除非万不得已,否则年轻人更倾向于通过自由恋爱来寻找感情的归宿。不过,正如一枚硬币有两面一样,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人们会发现,相亲这种婚恋方式其实还是比较靠谱的,至少在以下两方面大大降低了单身男女们通往婚姻之路的成本:

    第一,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信息不对称,最初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不同人对有关信息的掌握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反之,便处于不利地位。而经济活动中的道德风险、逆向选择等问题之所以层出不穷,皆是源于信息不对称。

    对于相亲来说,当事人基本无需为这一问题而担心,甚至可以说,相亲正是信息不对称的天然克星。通常来看,介绍人在男女相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TA往往会帮双方把彼此的真实情况先摸清楚,其中必然包括是否有房、工资情况、家庭背景、教育程度……

    既然介绍人有意撮合双方成就一桩美事,自然可以证明这对男女在不少方面是较为匹配的。同时,也不用纠结对方是否只是想玩暧昧却并不想结婚,更不用焦虑“直到谈婚论嫁才发现对方已婚”这类狗血剧情的发生——因为介绍人早就帮你过滤一遍了。

    第二,“格雷欣法则”让相亲市场单身男女整体质量趋于均衡。“格雷欣法则”又叫做“劣币驱逐良币”法则,是指在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面额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较高的货币(即良币)必然会被人们熔化去铸造更多的劣币,进而慢慢退出流通领域。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