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 正文
热搜:
  • 此专题下没有文章
  • 芝麻信用营销被叫停 芝麻信用能否客观评价一个人(6)

    是否应该容忍过度营销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黄震接受记者采访时则表示,国内多个机构、部门数据实际上都不怎么打通,形成了信息孤岛,导致理论上应该最权威最全面的央行征信系统也无法完全覆盖最完整的个人征信信息,而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发展,带动起个人征信尝试,实际和借款、消费信贷等一样,都是将原有的资源垄断给打破的过程。

    “但是话说回来,央行对于民企做征信,还是有顾虑的。既然是试点,就应该允许探索不同方法,尤其是企业行为,更应该坚持市场导向,对一些市场行为也无可厚非。我们不应过于苛责,只要不太过分,央行应该还是能够容忍的。”黄震这样说道。

    之所以央行依然能够容忍,是因为如今获得个人征信牌照的企业都还只是在“试营业”,并没有获得正式营业的许可,成熟的商业产品依然有待验证。其中最大的未知数,就是被那些互联网企业吹得神乎其神的所谓大数据应用,到底在个人征信的应用上能起到多大的作用,还有待观察。

    从国外经验看,大数据应用于个人征信,在互联网细分市场上确实有一些成功案例,但大规模应用于全社会的案例目前还不存在。很多时候对大数据的“神话”是出于互联网企业讲故事的需要。

    而打破僵局的根本办法,还是应该打通信息孤岛,无论是政府各部门、还是传统银行,亦或者是各家互联网企业手里掌握的征信信息,都应该串联共享。否则的话,不管大数据有多厉害,分析维度有多复杂,原始数据的有限性还是会导致对一个人的信用评价不够完整。

    或许未来会有一家类似FICO的公司,将各家个人征信机构的评分收集并加权,给出一个最完备、受到广泛认可的评分。

    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