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 正文
热搜:
  • 此专题下没有文章
  • 记者扮投资人 买理财产品遇上大忽悠

    前两天,我假装成投资人,去暗访了一家在上海市中心有多个门店的P2B理财机构。客户经理拉着我那是好一顿推销啊,其中不少内容都摆明了是“忽悠”。为了让我相信这家理财机构背景实力雄厚,绝不是那种会跑路的机构,您听听这名客户经理是怎样介绍机构股东的:

    【录音】“(巨康)它有央行参股30%。央行?央行是指中国人民银行?对对对,我把资料给你看一下。”

    您看看,这种“傍大腿”真是连央行机构性质都不分了。事后我查询了这家理财公司的工商资料,发现它不过是有个国企股东背景。

    愉见财经谨防受骗
    愉见财经谨防受骗

    除了瞎扯了央行的大虎皮,我上了金融联融资担保的网站,你看看,各种傍大腿、傍假腿的“自制信用背书”还有很多。比如,是某某协会的副会长单位、某某体系的发起人,还把各大银行列为合作伙伴。

    但大家知道吗,我在采访过程中常常会听说,很多行业协会,什么“副会长”、“理事单位”,都是可以用钱买的,当然这个呢有个名头,叫做“会员费”,有的一年几万、有的几十万。至于所谓的银行合作伙伴,你想想,哪个融资担保公司是没有银行授信的?就能据此拿着银行当信用背书了嘛?事实上,这个担保公司很可能在这批银行那里都有贷款还不上,银行们正在头痛怎么收贷、怎么处置坏账呢。

    除了这两家机构的,类似的奇葩事还有不少。比如前两天,平安信托在官网发了一个声明,说有一批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放在平台上卖的“平安信托·鹏飞尊享2号集合”和“平安信托-磐晟安享收益7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总之就是两款打着平安信托大旗的产品,根本就不是平安的,平安信托从未发售也从未准备发售过。

    我们回过头来想想这些案例,各位啊,现在民间理财机构崛起得快,鱼龙混杂,竞争激烈,加上现在包括P2P在内这些行业整体口碑都不太好,行业监管又还没有最终落实,所以为了竞争客户,有的平台甚至是为了骗客户,就会夸大言辞,傍一些大机构的“假大腿”。看过了这期“愉见财经”,观众朋友们对此可要擦亮眼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