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 正文
热搜:
  • 此专题下没有文章
  • 单位不缴社保或被列入黑名单 企业发展将会受限制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缴纳社保,但还是有用人单位为了省钱,少缴纳甚至不缴纳社保。那么用人单位不缴纳社保,会有什么样的处罚呢?据悉,用人单位不缴社保或被列入黑名单,日后将会给企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社保
    社保

    用人单位依法参加社会保险成为落实职工社会保障的重要措施。然而,虽然法律一再规定用人单位强制参加社会保险,但是,用人单位拒不参加社会保险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用人单位不缴社会保险的行为严重侵害了职工的合法权益,用人单位应为其违法行为承担法律后果。

    人社部网站16日发布《社会保险领域严重失信“黑名单”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暂行办法》”),用人单位未按相关规定参加社会保险且拒不整改等6种情形拟将列入社保“黑名单”。

    根据《暂行办法》,“黑名单”是指违反社会保险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用人单位、社会保险服务机构及其有关人员、各类参保及待遇领取人员严重失信记录信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单位或个人,县级及以上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将其列入社保“黑名单”:

    社保缴纳
    社保缴纳

    一是用人单位未按相关规定参加社会保险且拒不整改的;

    二是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参加、申报社会保险和骗取社会保险待遇或社会保险基金支出的;

    三是非法获取、出售或变相交易社会保险个人权益数据的;

    四是社会保险服务机构违反服务协议或相关规定且拒不整改的;

    五是负有偿还义务的用人单位及其法人代表或第三人,拒不偿还社会保险基金已先行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的;

    六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暂行办法》指出,社保“黑名单”实行动态管理,纳入联合惩戒期限一般不超过5年;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相关失信主体首次被列入社保“黑名单”的,期限为1年;相关失信主体未改正失信行为或者列入期间再次发生第五条规定情形的,期满不予移出并自动续期2年;已移出社保“黑名单”的失信主体再次发生第五条规定情形的,列入社保“黑名单”期限为2年。

    《暂行办法》明确,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将社保“黑名单”信息纳入当地和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由相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据《备忘录》规定,在政府采购、交通出行、招投标、生产许可、资质审核、融资贷款、市场准入、税收优惠、评优评先等方面予以限制。